第759章 诏令至-《望族权后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也就是说,太原府这十座官窑所出成品,十一娘其实有权私售,但对象不能是普通商贾,只能征对外邦行商抑或受使团委托采购的商贾,获得的利益,也不会上交朝廷,而是充作军需,那么对于窑工的薪酬,甚至如何管理等细节,朝廷当然不会再过问。

    这大大出乎毛维意料,于他而言,无异当头一记重击。

    方才意识到,他是当真低估了晋王妃的手段,竟然能够说服太后放弃太原府官窑之利,全权交由晋王府支配!

    其实十一娘起初甚至想过谏止在太原设置官窑,可如此一来,便不得不言明此政之谬,她不认为太后会不知此政导致的恶果隐患,但为利益所动,方佯作不察而已,十一娘拆穿这层真相,太后非但不会终止谬政,甚至会对十一娘心生不满,这大不利于太原情势,更不利于晋王的大业。

    故而最终十一娘还是选择了这样的对策。

    只要太后将太原府官窑交由晋王府掌握,那么利益便能用于军事,而且还能解决一部分家无恒产者的生计问题,只要管理得当,不会有累死劳工的惨案发生,当然也不会造成一入工窑便决生死的凄惶,这已经是十一娘眼下面对暴/政最大的力所能及。

    对她而言,唯一值得烦难的是,在太原治下十四县开设工窑的先期支出,她可不指望在毛维掌管的府衙能够“诈”出钱财来,而这么大笔开支,又不能仅靠她的妆奁。

   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堂堂晋王妃,这回真的感觉到捉襟见肘了。

    好在!

    裴三哥筹备多时的宝会,终于可以举行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