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一章 风一缕-《烽火引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故而北境燕军败得极快,不过三日,已将边军打散。

    此次领军之人,乃是狄国大王子孛儿只斤绘利津,二王子孛儿只斤伊吾。

    至于四王子兰礼,经过上次冀国惨败,已经再无机会东山再起。

    而赤娜却负责与冀国协商,共同发兵攻打燕国。

    大王子绘利津,在狄国国内,素有仁君之名,此次放言只为报三弟被杀之仇,而要向燕国讨个公道。定要让燕国正面臣服!

    三王子布罗之死,谁都知道其中猫腻。

    这个借口,虽然谁都心知肚明。可是平头百姓就爱听这些,对他们而言,仿佛自己占有大义,便能战无不胜。

    二王子伊吾便直接许多,“此次不至燕国王都昌隆,狄国铁骑绝不回头!”

    就目前局势而言,没有人认为他说得是空口白话。

    可燕军军阀也非完全吃素,知晓狄军此次准备正面强攻,在最初措手不及后,立即集结重兵,将正面防线稳固。并且同时向王都求援,只要守住一时,他们有信心在将狄军击退。

    然而,一切都是狄军诡计。

    大王子绘利津正面挥军南下,如同饿虎扑食,虎口一张气吞燕国百里疆土。

    所有燕军都在严阵以待一场恶战。

    可是,这头饿虎的利爪,却从侧面奔袭而至。

    二王子伊吾,率领骑兵分流,突然斜插,朝燕军肋部捅刀来。

    第二道防线,不战而败。

    军队收缩,所有人都在撤退,他们不愿死战,他们要保留实力。

    龙岭关,情况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此处关隘便是在燕军肋部之上,正是燕军突袭所处。

    这龙岭关又名“老君关”。这里取得,可不是太上老君之意。而是因为此处安稳无战事,一直以来,都是老兵汇聚之处,只等退伍之日。

    试问这种军备,如何能够抗衡狄国大军?

    关中将军便接了命令,后撤之第三道防线,准备守城。

    他此时便在关中高台之上,对着台下军阵,与营帐外百姓训话,“战事艰难,本将已经得到了命令,今日之内,必须撤离龙岭关,与后续大部队会合。”

    听得这命令,台下守军并多少反映。

    台下守军约有两千多人,其中将近一半,都是年近四十的老兵。对于军队撤退这种命令,他们早就见怪不怪。

    甚至于这些人多是老兵油子,听到这撤退命令,还有人与左近袍泽笑声谈笑,也有人不为所动,打着哈欠。

    对于这汇总情况,台上将军也是无能为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