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不如本本分分种点地卖点粮食,也能赚不少。 总的来说,今年比往年赚的,可要多多了。 桂婶自然也是跟她一样的想法。 赵玉珍听了,点头说,“行,回头你们将苞谷剥下来晒干之后送来我家,多少都要。” 周氏看向桂婶。 “娘,咱今年应该也种了两亩地吧?到时候卖了苞谷,咱们去镇上扯块布再买点棉花回来可好?我想给两个孩子各做一身棉衣,狗娃之前那件棉衣缝缝补补三年,袖子和裤腿都接几回了,也不暖和了,老二还没做过棉衣呢,现在做好,再过一两个月天寒了,也不怕没棉衣穿。” 桂婶忙点头。 “该买的,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孩子不是?” 院子里几个女人正说着话,林寄明和刘石头带着几个孩子回来了。 骡车在屋门口停下,林寄明进院子的第一件事,就是将赵玉珍手里的苞谷接过来,望着她拇指旁侧的位置已经泛红充血,一阵心疼。 “不是说了让你少操劳,才生完孩子不久呢,洗把手歇着去,屋里有药,记得擦点儿。” 说完,便随便找了个地方一坐,开始剥苞谷。 赵玉珍无奈,不过手也是真疼,想着孩子也要喂了,就起身去水缸边洗手去了。 刘氏一脸羡慕的望着赵玉珍的背影。 “寄明哥对嫂子可真好。” 周氏也笑着搭言。 “可不是?大哥回来以前,嫂子啥活都干,大哥回来以后,只要大哥在家,就没见嫂子干过重活。” 桂婶一边剥苞谷粒儿一边说,“男人疼媳妇儿是好事,要不寄明家里能越来越好呢。” 周氏笑着揶揄婆母。 “娘,爹对你也没见差到哪儿去啊。” 桂婶一脸和蔼,“你爹就是脑子死板了些,人确实没的说,这不咱们一家也仰仗你寄明哥家,越来越好了嘛?” 院子里热热闹闹的,一派和气。 今天给家里收苞谷的五个男人,桂婶家就占了俩,还有刘氏家的陈守财,另外两个,是跟林寄明一同从战场回来的兄弟,之前家里有点事,不管有钱没钱,他们都是抢着来帮忙,现在有点啥事也都是紧着这些人喊,谁得空喊谁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