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1章 是以退为进-《望族权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蜀王既要借太后之手铲除杜渐宏,理当意会天子,却没想到太后并未中计,虽为杜渐宏布下死局,反而让天子审断,就算蜀王恍然大悟,此时此刻只怕也难以再阻止天子了,大明宫毕竟是在太后手中,要阻断蜀王父子之间的联络,当然易如反掌。

    天子倘若处死杜渐宏,怎不让正统派寒心?届时韦太后再察明杜渐宏是为“奸细”陷害,摆出证据,天子断事不明,以致忠臣含冤,有什么资格正式亲政?杜渐宏不因与蜀王之间仇隙逆弃天子,反而力主天子亲政,甚至不惧以死相争,却没想到反而让韦太后得利,实在让人叹息。

    十一娘虽然推断出事态走向,奈何到此地步,也无能再救杜渐宏这忠臣性命。

    果然,未过多久,再接京都密报——

    天子贺洱主政首秀宣告失败,他自以为公正无私地处死了通敌叛国的罪臣杜渐宏,纵然不少臣公跪恳明察,亦无动于衷,下令将杜渐宏腰斩夷族,不想判决才下,杜渐宏便死于狱中,有人主张“以死申冤”,天子却咬定“畏罪自尽”,争执不下,急于求成的天子竟然下令要将为杜渐宏鸣冤的几个大臣以“同党”处罪,反而是谢饶平、韦元平等反对,三番五次恳请明察此案,就连元得志也拼死力谏。

    奈何蜀王为保元得志这枚暗子,连天子都未知会,贺洱不知元得志实为蜀王党,以为他乃太后忠臣,根本便没有领会元得志的“暗送秋波”。

    此时突然又有一“间佃”落网,供认原来是受突厥指使,挑生大周内乱,致使太后、天子反目,认为太后老道、天子愚顽,若天子亲政,长安不攻自破。

    杜渐宏一案峰回路转,天子闹得灰头土脸人心背向。

    这时便到韦太后展示高风亮节的时候,不仅为杜氏一族平反,追封杜渐宏为忠正公,亦没有再度阻挠天子视政,不过,她这太后仍然有辅政大权。

    然而政事堂诸相,仅仅王淮准保持中立,一国军政,又怎有贺洱置喙之地?主断权仍被韦太后一手把控,龙椅上的天子无非摆设而已。

    又因这回事件,但凡有人主张太后还政,便有通敌突厥之嫌,人家突厥可汉阿史那奇桑,可是巴不得大周天下被小皇帝弄得一团混乱呢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