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3章 财权-《望族权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关于对倭国人的嘴脸,十一娘倒与王横始意见相合,此国历来欺软怕硬,欲望十足,又甚懂得奴颜婢膝,大周盛世之治时,东瀛一度称臣,如今稍有不逮,便蠢蠢欲动,上升为“友邦”,固然东瀛不与大周交境,为海外蛮夷,出军攻克并无利益,可一味姑息,甚至扶助,只恐亦存反噬之忧。

    但这时对于十一娘而言,迫在眉睫的威胁并非东瀛,她也没有闲睱分心旁顾,言归正传,只与王横始商谈大有可能面临的激战,也是听多言少,至于贺烨的那些大计,当然没有提及。

    然而陪着王横始去了一趟广阳,正式与武威侯敲定了战策,十一娘刚回晋阳,便听说了一件大事!

    她正筹划着夺官罢职的阳曲、文水二县县令,竟然间隔一日遇害,皆为被刺,中箭身亡,杀手乌衣蒙面,趁夜偷袭,得逞即撤,不知所踪,鉴于此二者皆为纪伦“政敌”,又引众议沸腾,舆论偏向是晋王府暗杀二令,竟然有民众声称“杀得好”——

    “阳曲令与文水令贪得无厌,甚至企图陷害纪明府,若非薛少尹明察秋毫,纪明府只怕先被奸小谗害,二令死有余辜。”

    十一娘当然不会因为这些言论沾沾自喜,甚至当阮岭质疑此为毛维手段时,十一娘也断然否定:“不是毛维,莫看毛维胆敢刺杀甄七郎,那是因为甄七郎对他甚大妨碍,又非命官,然纵是对甄七郎,他都不惜动用死士,足见警慎,又已经确信纪伦获取重用,其实已经达到毛维安插耳目之目的,在此情况下,他不应甘冒莫测风险自断臂膀,仅凭舆论,非但不能坐实晋王府暗杀朝廷命官之罪,甚至可能引火烧身,毛维最多不过,当真怀疑二令是被我安排暗杀,故而煽风点火。”

    陆离表示赞同:“二令被杀一事,应是明空安排。”

    十一娘看向贺烨:“殿下应当未曾疏忽对明德寺之监视吧?”

    “当然不曾,不过这事若为明空所为,用意何在?死两个贪官污吏而已,哪里至于煽动民乱?”贺烨大惑不解。

    “纪伦既然与明空早有来往,只怕听其蛊惑,行为不少非法恶事,纪伦俨然已为咱们亲信,并阳曲、文水二令一死,毛维也确信是咱们施以毒手,要是纪伦这时暴露恶行,毛维当然会落井下石,舍纪伦这枚棋子,不惜连座晋王府,谣言四起,民心大乱,毛维不肯善罢甘休,而此时若是潘辽大举进攻,更会引发内乱之危,而唯一破解之法,便是捕获明空,绝不能让他脱身。”

    虽是面对着莫测危机,十一娘却是双目灼灼:“倘若处理得当,非但可以平息险情,甚至能够彻底震慑毛维,十四郎既然已经书告于墉判死,相信不久之后,朝廷正式敕令便能抵达,再兼重建云州等事,相信毛维会手足无措,只要他偃旗息鼓,新政推行便会顺利许多。”

    毛维只要消停下来,十一娘在关注新政的同时,也便有了闲情为他连挖陷井,让他走上绝路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