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当然,赫连氏也不至于狠心至饿死冻死亲子,月月都遣仆从往庄宅送去米粮肉食,却没想到仆从竟敢贪昧,度量着十四郎乳母病故,唯一半瞎老妪无法递讯回府,干脆再没理会庄宅小主人,底下仆妪们巴不得十四郎夭折,也省得日日悬心于被安排去侍候,就算有人知道这位胆大贪昧一事,也只作不知。 莹阳听得赫连氏好一番诉苦,又咬牙切齿欲重惩贪昧违令之仆,却半句不提将十四郎接回家中照顾,心里那叫一个火冒三丈——没见过这等铁石心肠妇人,听闻亲生子如此惨状,竟一点不觉悔愧。 所以,莹阳干脆便将贺湛接入上清观,亲自照料衣食,又启蒙授习经史,令部曲白鱼教习十四郎骑射武艺,多年以来,普宁坊贺府明知贺湛寄养上清观,竟无半点表示,莫说探望,竟当没有这个儿子存在,连遣人问候都没一句。 十四郎年岁渐长,关于身世,莹阳不想瞒他,实在也瞒不住。 贺湛那时年小,听说自己被家人厌弃,寻常嘴上不说,心里实觉怀郁,渐渐便有些孤僻自卑,莹阳真人也是为他将来着想,有心让他出门游学以增长见闻,练就心胸开阔,是以贺湛十岁出头,便受莹阳之令远走游学,当然,莹阳也细心安排了不少仆妪随从一路照顾起居,心腹白鱼在甚长一段时间,更是寸步不离贺湛左右。 只这些年过去,贺湛已经长大成人,身边仆妪无一再被煞克,足能证实命硬犯煞之说为无稽之谈,没想到这回返京欲与家人尽弃前嫌,竟仍被拒之门外! 莹阳知情后,对赫连氏母子最后一丝期望也消失怠尽,这时自然不会再劝贺湛礼敬兄长。 凌虚天师见姑侄两个这样态度,倒规劝一句:“这么些年,关于十四郎煞克之名,他母兄尚且拘于本家毫无外传,应当也是自觉心虚,倘若传扬出去,倒也不利十四郎将来,为息事宁人四字,还是去见上一面罢。” 贺湛倒也不怀激愤,这时笑笑起身:“正如师公所虑,倘若被好事之人觑见端倪编排笑话,我那母兄畏于人言及为摆脱不慈不义恶名,少不得又要四处解释万不得已那话,我懒得与他们打口舌官司四处澄清并非煞克,也只好敷衍应酬。” 他这时是真正毫不介怀,转身去了兄长候见一处小厅,见一青年男子蹙眉而坐,竟有几分面善,琢磨一阵,才想起两日前曾在西市一家酒肆“有幸”邻桌,似乎还曾四目相对过,也许天生血脉相连之故,当时都觉对方似曾相识。 贺淋显然也认出“一面之缘”这位竟是自家手足同胞,少不得越添尴尬,却仍端着架子正襟危坐,只微微一颔首:“十四郎。” 贺湛这时也不客套,大剌剌趺坐下来,唇角一斜:“郎将勿须多礼,松散即可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