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周父品过味来了,他媳妇儿人到中年,某方面开窍了? “那你是怎么打算?” 周母连忙去拿出家里存钱的铁盒子,把里面的存折和钱票拿出来。 “我觉得小珞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。” “以后再怎么差,都不会比现在差!” “所以这院子和店铺,咱们也买上几套!” “要是不升值,自家人也能住。” “还能留给孙子们当婚房。” “要是真升值了。” “那就像小珞说的那样,可以租出去!” “等以后我们老了。” “这些院子店铺就留给小衡和小书兄妹两人。” “以后万一有了孙女,也能为孙女添一份嫁妆。” “女孩子还是得手里有资本,才能不被婆家轻视。” “还有小珞。” “小珞可是咱们家的大功臣,可不能忘了。” 周母数着家中晚辈人数,儿子闺女儿媳妇都得有。 还有两个宝贝孙子,以后万一又添了小孙女呢? 这么多人呢,周母都怕他们手里的钱不够。 周父真觉得周母在“搞钱”这方面开窍了。 要是以前,周母肯定是觉得钱存起来最实在。 “家里有多少钱?” 周父对这事是认同的,他比周母知道的多。 国家要开始重视科技和经济发展了。 所以这院子和店铺,买了定然亏不了。 “还剩下一万两千多。” 周父周母之前给了许清珞5000块钱存折,作为两个孙子作为教育资金。 给了那5000块钱后,周父周母手里也就剩下七八千块钱在身上。 不过这几年又攒了不少,平时周聿衡和许清珞都会寄些钱回来孝敬他们。 周母是持家一把好手,这存着存着,又存下了一笔巨款。 “留下两千多在家里应急。” “剩下的按照你说的。” “拿去买院子和店铺。” “这钱自然是不够买那么多的。” “两个孙子以后有他们父母操心。” “儿子儿媳妇和闺女的那一份,才最主要。” 第(1/3)页